「骨盆修复」和「盆底肌修复」哪个先?为什么顺序如此重要?
在产后康复的话题中,有一个常常被提及的关键话题,那就是盆底肌修复。很多妈妈们都对此都十分重视,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盆底肌就像一张神奇的 “支撑网”,它肩负着重要使命 —— 稳稳地托住我们的膀胱、子宫等重要器官。

然而,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一件关键的事情:盆底肌修复的前提,是一个稳定的骨盆。

试想,如果骨盆这个“地基”歪了,托在上面的“支撑网”能稳当吗?今天我们就简单来聊聊,为什么修复盆底肌前必须先做骨盆修复?
一、骨盆就像房子的地基,盆底肌是“承托网”
把我们的身体想象成一栋楼房,骨盆就是这栋楼的地基,而盆底肌则是连接在地基上的“承托网”,用于托住所有“楼层”里的“家具”(即我们的内脏)。

如果地基不平稳,上面的承托网无论怎么拉紧,都很难完全稳住那些家具。甚至可能因为地基的歪斜而更容易拉伤、松弛。
骨盆歪斜的情况下,盆底肌也会像这个承托网一样,承受不均匀的力量,有的地方被拉得过紧,有的地方则很松散。最终,这种不对称的拉力可能会让盆底肌疲劳、松弛,更难支撑住膀胱和子宫等器官。

为什么很多产后妈妈在医院做了盆底肌电刺激效果不大呢?因为盆底肌是连接在骨盆底部的肌肉群,如果骨盆张开却没复位,盆底肌就会一直处于松弛状态,无法恢复弹性!因为骨盆和盆底肌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的,而是一个相互支撑的系统。

骨盆在产后因为怀孕和分娩的过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扩张和松弛,如果不调整到位,骨盆会倾斜、错位,导致盆底肌在“摇晃”的地基上做“徒劳的支撑”。

如果骨盆没有复位到正确位置,盆底肌往往难以正常发力,进而影响整个核心区域,包括腹部、腰部、髋部等。即使我们努力锻炼盆底肌,仍然会因为骨盆不正造成肌肉紧张、松弛不均,甚至会加剧盆底肌的损伤和不适。

也正因如此,在恢复盆底肌之前,骨盆修复是非常重要的一步。
三、骨盆修复如何帮助盆底肌恢复?
骨盆修复能够恢复骨盆的中立位,达到骨骼之间的平衡。这样一来,盆底肌的“基础”也变得稳固,自然能更好地发力,恢复正常弹性。骨盆复位后的盆底肌恢复工作,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能够更有效地支撑膀胱、子宫等器官。

当骨盆修复到位后,盆底肌就能“安心工作”,不再需要额外承担支撑的压力。骨盆这个稳固的“框架”提供了良好的支撑,让盆底肌更好地恢复力量和弹性,帮助我们恢复正常的控制力和支撑力。

很多产后妈妈不重视产后修复,或者信息不全,直接跳过骨盆修复,就开始进行盆底肌修复或锻炼。
但如果没有一个稳固的骨盆来支撑盆底肌,恢复过程会更慢,修复的效果也不明显。了解了这一原理,便能更好地帮助妈妈们选择适合的修复顺序,让身体恢复更高效、更科学。
修复盆底肌的前提是骨盆修复!骨盆正位,为盆底肌创造了“安稳的家”,这不仅仅是产后妈妈们的健康需求,更是我们女性长期健康的关键所在。
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