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常说“通则不痛,痛则不通”,讲究的是经络疏通的重要性,所谓“经络一通百通”,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做完经络疏通后,感觉比做之前还要累,经络还要酸胀呢?
这是为什么啊?这就代表您的身体有点虚。
经络疏通后,人会出现劳累疲乏,主要是因为内脏供血量的减少,基于以下三种情况。
疏通经络相当于给身体进行了一次“被动式运动”,大量的血从身体的其他部位转移到被疏通的区域。由于身体一时难以迅速生成足够的新气血来填补其他部位的需求,内脏器官可能暂时会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。这样,身体就会感到疲倦和无力。在疏通经络的过程中,特别是那些长期气血不畅或经络堵塞的人,身体需要适应这种新的状态。经络的打开会让身体处于一种重新平衡的过程中,这个过程可能会引发短暂的不适,如疲倦、酸痛。这是因为气血的流动重新活跃,带来更多的代谢活动和排毒反应。对于体质虚弱的人来说,气血不足可能会更加明显。在疏通经络的过程中,他们可能会因为气血不能迅速供应到位而感到更大的疲倦。经络疏通后,身体对气血的需求增加,而虚弱的体质可能无法及时提供足够的气血来支持这些需求,导致疲乏感加重。1、坚持疏通经络,慢慢地经络不堵了,会觉得身体很通气,人体排毒功能得到改善,一些湿气等不好的东西排出体外,好的东西才能进入人体。2、可以在疏通经络后,食补一些补气血的,从而最大程度解决气血不足的问题。艾灸,具有培补人体阳气,活血通经的的作用。经常艾灸能够活血化瘀、舒筋通络、温散寒邪、活血止痛、补中益气、温阳补虚、排毒邪热、消瘀散结、防病保健、延年益寿等功能。取穴:中脘、神阙、关元、命门、足三里、大椎、局部阿是穴(即哪痛灸哪)这些穴位可以算是一个整体的调整,提高正气,祛寒湿,补气血。中脘在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上4寸;是健胃大穴,因此对于脾胃疾病的治疗效果是很好的;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。古人曰:“常灸神阙穴,万病会自灭”。神阙穴就是肚脐眼儿,在腹中部,脐中央。阙,是君主所居住的宫城的门,“神阙”就是元神的门户。古人一直非常推崇神阙穴,利用它进行疾病的治疗。关元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3寸,过去也叫玄关,就像人体腹部的一个阀门,有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不泄漏的意思,历来为修炼家所重视。在腰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。命,人之根本也。门,出入的门户也。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,为人体的生命之本。在小腿前外侧,当犊鼻穴下3寸,距胫骨前缘1横指(中指)。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大穴,此穴多气多血,主人后天之气。大椎,在后正中线上,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。大椎又名阎王夺命锁,是人体的十字路口,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,大椎的不通,会堵塞七条经络!总的来说,经络疏通后感到疲倦和酸胀是身体的一种自然反应,表示气血正在重新分布和调整。只要注意逐步调理,结合适当的食补和休息,这些不适症状通常会逐渐消失,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也会得到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