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落枕,和小肠经上的3个黄金穴位密切相关

手臂上的这一条线就是小肠经的经络循行线路。小肠经上有19个穴位,均为双穴,左右各一,共38个。不过最容易堵塞的就是3个穴位——后溪穴、天宗穴、肩贞穴。因此搞定这3个穴位,基本上就能搞定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落枕。

image.png



颈椎病患者的福音:后溪穴  


1、后溪穴的位置

后溪穴比较好找,握拳时在第5手掌与手指间关节后,可用另一手食指点按。

image.png


2、后溪穴的作用

如果有颈椎、肩胛疾患或小肠受寒严重者,按揉此穴1-3分钟可有明显的痛感,一般当次按揉痛感就会减轻。


平时呢,也可以这样来刺激一下后溪穴☟☟☟

image.png


后溪穴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,与督脉相通,所以经常刺激此穴还可以保护阳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


肩颈疾患之人必通:天宗穴  


1、天宗穴的位置

天宗穴在后背,所以探查需要人帮忙。保持身体正坐位,上身坐直放松,肩胛骨下窝中央(肩胛骨是一块倒三角形的骨头,轮廓清晰)。

image.png


2、天宗穴的作用

有肩颈疾患之人,此处会有强烈的痛感,并向四周放散忍住疼痛坚持疏通数日,气脉畅通后痛感即会消失。对于女性而言,天宗穴还有通乳散结的功效。


另外,现如今大多数人贪食寒凉之品,小肠经很容易积寒。这种情况可以在天宗穴处拔罐留罐10分钟,如果颜色黑紫,说明小肠经有寒,应该及时将内寒祛除,以免之后形成病灶。


降血压、疗肩痛:肩贞穴  


1、肩贞穴的位置

天宗穴还有一个好朋友——肩贞穴,是治疗肩部疼痛的首要穴位。


用对侧的手操作,即左手置于右肩、右手置于左肩,其余四指置于肩关节上,用拇指点按腋后皱襞上1寸处就是肩贞穴,多数人此处有结节,将结节疏通之后,疼痛也会消失。

image.png


2、肩贞穴的作用

肩贞穴是小肠经的常见堵塞点,随时探查可以知晓经络的畅通情况。此处持续不通,逐渐影响局部的气血布散,久而久之则引发颈肩痛,因此肩贞穴是调理肩部疼痛的首选穴位。另外,此穴有降血压的作用,可以调理高血压。


下面要说起的一个穴位,都不在小肠经上,但是都与小肠(经)有关。


艾灸“关元穴”,增加小肠热度  

1、关元穴的位置

关元穴,肚脐下3寸(4指宽)。

image.png


2、增加小肠热度的原因

小肠又称“赤肠”,我们也把爱帮助人的人称为“热心肠”,看来这小肠与心还真有些关系。没错,在经络学上来说,心与小肠为表里关系,心属阳、属火,那心和肠都应该是热的。

image.png

现代医学也有研究证实:小肠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,里面有各种消化酶,这些酶是食物进行化学反应的催化剂酶,小肠工作好坏取决于肠道内的温度。


最佳温度为37℃,温度过低就会降低消化酶的工作效率而影响营养的吸收,并产生额外的化学产物。


前面也说到,现在人们夏天贪凉直接导致肠内温度下降,小肠经在肩胛部循行,而寒主收引,肩胛部的气血运行受到影响,引起肩关节僵硬。


很多年轻人不明此理,还以为是运动量不够所致,于是有空一头扎进健身房,直到一身大汗才停下来,紧接着就咕咚咕咚灌一肚子冷饮,以为锻炼到位了,但其实是形成了恶性循环。所以想要保持小肠的热度,首先要管住自己的嘴。


如果小肠温度过低,慢慢影响到心,身体的动能就会不足,看什么都不阳光,甚至成为抑郁症的诱因。


3、关元穴的作用

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艾灸关元穴可以将热能补充到肠道,恢复小肠的热度,同时培元固本、补益下焦。如果有手脚冰凉、小腹冷痛、腰酸怕冷、小便清长、大便清稀、完谷不化、舌淡苔白、脉沉细等阳虚不足的症状,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,每日晨起艾灸关元穴10-30分钟。


每日艾灸1次,待到身体状况转好,艾灸关元穴2-3分钟全腹即有热感,热感能持续1-2个小时,视为正常,便可以停灸。
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技术支持: CLOUD
  • 首页
  • 电话
  • 位置